当年的那些人事物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新建石岗发现抗战“万人坑”

向下

新建石岗发现抗战“万人坑” Empty 新建石岗发现抗战“万人坑”

帖子 由 现在的人事物 周日 九月 25, 2016 4:47 pm

新建石岗发现抗战“万人坑”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2010-12-05 06:45
新建县石岗镇粮站仓库后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是抗战期间遗留的“万人坑”,400余名官兵牺牲后全部安葬于此。傍晚的夕阳斜射在枯黄的芦苇上,风一吹过,芦苇叶子发出唆唆的声响,偶尔一只野鸟惊叫飞过。石岗中学退休的82岁老教师余光中的父亲和石岗抗日战斗的中国军队指挥官有深交,作为战争的知情者,他向记者讲述了这场战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日军攻占石岗构筑防线四处“打野”
  “新建县石岗镇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攻打日军战争,新建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清楚,而石岗的抗日战争应该也算是南昌会战的分战场。对于发生在石岗的此次抗日行动,我们还曾作为一个课题进行过研究。”新建县党史办一名负责人如是说。
  1939年3月,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江西省南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打起了防御战役。中国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所属部队20万人展开防御。新建县石岗镇位于锦江南岸被日军占领。中国军队在石岗镇与日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日军围困了三天三夜,日军撤退20余公里。
  新建县党史办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39年3月至4月,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江西省南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的防御战役。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所属部队10个军33个师计20万人展开防御。”82岁高龄的余光中老人,是石岗中学的退休老教师。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锐。日军攻打石岗时,那年他正好12岁。作为这场战争的知情者,老人娓娓道来,“1939年3月日军侵占石岗后,在高头岭构筑防线。鬼子征集大批‘苦力’(从各个村庄抓来的民工),将镇上附近的民房和店面拆除,挖空山头,构建碉堡群。驻扎在碉堡内的日军常下山四出‘打野’(四处残害百姓)。进行烧杀奸抢,但日军一直没有敢越过锦江河,石岗成为双方鏖兵的战场。”
  余光中说,“锦江南岸原来是由第九战区***军队防守,后为集中兵力准备长沙会战,上级决定将锦江段防务移交江西省保安团负责,但继续归第九战区统一指挥。当时驻扎在锦江南岸的有省保安团34、35、36三个团的兵力。为了打击日军,上级命令36团攻打石岗,由36团卫仁元副团长指挥。”
  “我有个同学名叫文化欧,比我大8岁,已经过世,从台湾回到南昌定居。那时,文化欧当过石岗乡的乡长,这些事情全是同学亲口告诉我的。”余光中告诉记者。
  老人父亲与石岗战争指挥官有深交
  对于石岗抗日战争,余光中深有体会,虽然没有亲历,但是余光中的父亲与攻打驻守在石岗日军的副团长卫仁元深有渊源,自己也数次听父亲提起过。余光中说,那时他正在上私塾,学校被日军的飞机赶得到处搬迁,辗转了吉安的白鹭洲等地。余光中的父亲名叫余朝清,抗战时期任***政府的政府参议员,与驻扎当地的军队领导均有交情。余光中说,父亲特别是与副团长卫仁元颇有交情,父亲曾告诉他,卫副团长谈吐风雅,有文韬武略,是军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军官。遗憾的是自己当时在念书,没能见上卫副团长一面,谁知这一面竟永远也见不到了。说到这里,余光中老人有些伤感。
  余光中的父亲临终前告诉他,千万不要忘记石岗抗日战阵的这段历史,也不要忘记父亲的这些朋友。
  日军被围三天三夜弹尽粮绝疯狂反扑
  “父亲当年告诉我,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上级要求攻打驻扎在锦江河岸的日军发起进攻。”卫副团长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攻打石岗的日军后率部渡河北进,向锦江河对岸日军发动突然袭击。不出所料,敌人觉察到了气味,附近敌人纷纷向高头岭聚结,企图据险负隅顽抗。36团官兵在卫副团长指挥下,一夜之间便将高头岭包围得水泄不通,顿时日军插翅难飞。日军被围困三天三夜,粮食弹药所剩无几,自知突围无望,龟缩在碉堡内惊恐万状。卫副团长要求翻译官向日军喊话,劝其赶快投降,抗战将士只等着瓮中捉鳖。下午,卫副团长奉命回司令部汇报战况时,这一次行动受到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的嘉奖。不料风云突变,在日军被困的第四天,日方援军绕道从义渡方向绕过久驻(地名)直扑石岗。
  接到情报后,卫副团长深知军情万分火急,形势严峻,立即派人去找老水手罗克兆要求连夜送他过河,同时派人去取列兵服装。更令余光中感动的是,卫仁元又利用间隙时间与其父亲告别。余光中记忆犹新,父亲告诉他:“卫副团长在我家中一边换下军官服,一边对父亲说:此去决心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但愿置之死地而后生。”父亲非常感动,亲自送他到河边。父亲与他回忆起送别情景说:“真是风萧萧兮锦水寒,想不到壮士此去竟不复返!”
  记者来到当年抗日将士血战日军的战场。如今的高头岭已经被一家名叫江西长征机械厂的围墙所包围,里面全是厂房。在机械厂的后山上,杂草丛生,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几棵松树,山头裸露着黄色的泥土,一片荒凉。记者脑海中似乎浮现了当年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耳边响起了枪炮声和冲锋号的声音。
  400将士壮烈牺牲所葬之地名为“万人坑”
  卫副团长连夜赶到前线立即指挥部队沿石岗老街迅速向天子庙转移。到达天子庙后,他指挥部队利用沟堑、坟堆作掩体,组成火力网,等待增援日军的到来。日军向天子庙发动进攻,采用“人海战术”,威逼“苦力”(被日军抓来的挑夫\)走前,伪军居中,日军紧随其后。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卫副团长沉着指挥。枪炮齐鸣,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死伤不计其数。打到最后,将士们子弹打光了,便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日军发现卫副团长是指挥官,立即调整火力连续不断对准其进行扫射,罪恶的子弹射中了卫副团长,卫仁元壮烈牺牲!余光中老人眼眶湿润了,声音哽咽。这次惨烈的战斗,日军被迫后撤20余公里,中国军队由守势转为攻势。
  余光中说,战斗结束后,锦江南岸守军进驻石岗,派了26人收拾将士遗骸。计有遗体400余具。他们将其合葬于天子庙后小龙山的一棵老樟树旁(现为石岗粮库群),人们叫它为“万人坑”。石岗镇上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当年在粮站建房子的时候,在附近还挖到了好多人的骨头,那里就是埋葬将士们的地方。一般的坟墓不会有这么多骨头,粮站附近的仓库就是万人坑的所在地。记者来到了石岗粮库仓库边,在仓库后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里面长满了芦苇。当年的老樟树已经不见了踪迹,夕阳西下斜射在长长的芦苇叶子上,映下了一道道重影。偶尔一只野鸟从芦苇上飞过,如今,不知是否还会有人记起这里曾埋葬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们。而卫副团长等三人的遗体则分别单独安葬在离石岗粮库“万人坑”不远的石岗中学校门口,是被当地人称为高头岭麓之莲花蒂的地方。在石岗中学校门口,如今长着一排翠绿的柏树,生机勃勃。
  闻听好友牺牲,400将士英勇献身,当时余光中父亲余朝清挥泪撰联。联云:千古永垂,血流天子庙;万民同哭,泪涌锦江潮。
  文/记者邹晓华
新闻链接http://jndsb.jxnews.com.cn/system/2010/12/05/011535044.shtml

现在的人事物
Admin

帖子数 : 7
注册日期 : 16-09-25

https://dndnxrsw.sou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